首页 > 高教前沿 > 文章详情

高教前沿2023年第3期

来源: 高教研究所 | 发表时间: 2023-10-30 | 浏览次数: 145

高 教 前 沿




2023年第3

(总第48期)

南京邮电大学高教所编                              20231026


目 录

高教资讯





网址:http://gjs.njupt.edu.cn联系话:025-85866517

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次升至世界第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920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次升至世界第1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根据该分析报告,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统计结果显示,2022年,178个学科中高影响力期刊共有159种,2022年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54002篇。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在世界第一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各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用次数同居本学科前10%,且每年刊载的学术论文及述评文章数大于50篇的期刊,遴选为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发表的论文属于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

2022年共有371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34.86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9.36万篇,占世界总量的26.9%,被引用次数为64.96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2022年被引用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16种,2022年共发表论文2.84万篇,其中,中国发表1140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二位,与2021年持平。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在科技论文上取得上述成绩,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进步迅速。但同时也应看到,科技论文只是科研成果的产出形式之一,我国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需要持之以恒夯实科研能力,提升创新效率,打通“产学研用”通道,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科技部直属的科技信息研究机构,自1987年以来,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整体分析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对中国在科技期刊、专利产出、学术图书出版等领域情况的统计分析。

(作者:王雪  来源:新华社2023-09-20

主动迎变携手向未来——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观察

2023729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市怀柔区举行。本次论坛以“时代变革与大学使命”为主题,共有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嘉宾现场参会,65位世界高水平大学负责人作报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和“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与高等教育未来”等五大议题,大学校长们共同探讨时代变革的新趋势,总结交流办学治校的新经验,肩负起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携手应对人类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将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和重要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相遇,挑战刚刚开始

在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并日益渗透教育领域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是与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伦敦大学学院校长迈克尔·斯宾塞表示,当前关于是否该接受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在欧洲教育界尚有争议。有些学者甚至认为,鉴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可监管性,教育领域不应当为其留有立足之地。

 “人工智能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也会给全球带来共同的机会。”迈克尔·斯宾塞不赞成简单粗暴地禁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使用。在他看来,作为世界教育行业或科技行业的领导者,大学应尽可能研发出能够进一步有效辅助教育各领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学对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反馈,就是如何在规则之内发挥它最大的能量。”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影响高等教育的最大变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认为,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领域,实现教育从工业化向智能化、由标准式向创新式发展,将引发教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在张军看来,智慧时代的生产关系,是以人为中心,机(教育大模型)、物(新知识)、穹(元宇宙学习空间)协同形成的生产关系。“在这样一个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再平衡,是智慧社会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

 “现在,仅仅是个开始。”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关于正视新技术革命,尤其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观点,凝聚了大多数与会者的共识:“如果认识不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可能就在历史进程之中起不到引领作用,甚至会拖历史进展的后腿。”

二、主动应变、敢于担当,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每一次变革都意味着要以新的维度和理念重新审视教育发展路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大学该如何作选择?

 “大学是已知与未知,历史与未来交汇之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看来,在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深度连接与融合的背景下,大学需要坚守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的传统使命,更需要发挥不断探索、开放创新的开拓精神。就是统筹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守正,是牢牢把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创新,是把握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在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融通新型技术,使教育变革和科技进步相得益彰。”龚旗煌解释道。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所大学、欧洲曾经的科学与文化中心,海德堡大学近年来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高等教育的“未来素养”为使命,充分彰显古老与未来之间的张力,以应对未来社会不确定性的挑战。该校副校长安雅·曾兹指出,未来素养对应的是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去想象另一个未来是什么样的,这样有助于打破传统思维,探索新的可能性,找到新的方案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由此,可以减少脆弱性,提高遇到挫折的复原力。”

在安雅·曾兹看来,贯穿“未来素养”对于大学和社会最大的益处是——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基于信息的主动的个人”。“新一代年轻人需要能够预测变化,进而主动地应对,努力实现更加平等、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切入,来回应时代变革下的大学使命,提出清华大学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统一。

 “过去,我们更重视通专结合的教育。现在,我们更强调学生要具有全球视野,承担非功利性的责任。”王希勤提出,“非功利性的责任”包括三个“超越”,一是超越当下的责任,即体现文化共同体意识;二是超越本地本国的责任,即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三是超越人类自身的生命责任,即体现人和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

三、携手解决全球性复杂问题,共创美好未来

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危机、地缘政治……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与会者一致认为,上述挑战远非单一国家所能解决。为此,学术界应当打造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应对新的全球挑战。

 “不同国家、不同大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是解决全球性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认为,各国大学应当通过沟通交流找到合适的支点,使用合理的杠杆通过合作推动科学研究的创新和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的人才,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高松指出,各国大学之间主要可以通过两大杠杆撬动发展:一是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尤其是跨学科合作;二是以国际化的方式共同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学生流动的全球化与日益全球化的科学相结合,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大学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新的地缘政治角色。”在渥太华大学校长雅克·弗雷蒙看来,科学的进步是通过信息和科学数据的公开交换来实现的,全球化的大学必须共同促进全球科学家、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加强合作。

 “当然,我们必须尊重各国的规则和做法,例如在信息共享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国家的关切不应该被当作幌子,来限制知识、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流动。”雅克·弗雷蒙说。

 “高校科学研究带来的解决方案,应当在更高层面得到执行。”与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有组织科研”具有内在一致性,马来亚大学校长哈姆迪·舒克尔非常关注加强高校研究之间的协同性。他认为,应当建立地区间、国与国间的联盟来加强科研协同,并以研究成果影响政策的制定。

 “学术合作伙伴关系必须超越地缘政治的冲突和界限。我们都有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哈姆迪·舒克尔指出。

论坛闭幕环节,王希勤发布《北京倡议》,号召各国大学畅通大学师生国际流动、推动科学研究开放合作、提升大学精神文化品质、加快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

 “合作是历史潮流,共赢是人心所向。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世界各国大学校长的交往沟通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让我们相互理解、团结协作、合作共赢!”杜玉波表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凝聚力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全国性学术社团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愿同世界各国大学并肩前行,顺应时代变革,勇担职责使命,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滢 徐倩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08-02

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广大教师要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高校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矢志担当作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9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深入阐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深刻领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努力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激励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教育家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

教育家精神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承转化,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这一精神的提出,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涵养精神动力,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有利于社会各界科学理性看待教师职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向上向善风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教师队伍建设,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风、能力素质、职业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和系统阐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对新时代教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殷殷嘱托。从更深层次看,这既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深化和现实指引,将“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战略蓝图更好转化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行动指南;更是对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凝聚教师工作合力的思想引领,将尊师重教、强师铸魂、优师筑梦的浓厚氛围转化为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动力。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承转化。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既孕育了一大批名家大师,也形成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文化。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内涵,总结和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教育相关思想的精华,并对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而且有助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以“人民教育家”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延续老一辈红色教育家的脚步,不断书写赓续教育家精神的伟大华章。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一代又一代大师们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他们精神风范、崇高品德、价值信仰的生动诠释,为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进步提供力量源泉。

二、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实践驱动力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这一群体所秉持和具有的信念、道德、价值、素质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实践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述,对教师提出全面要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从政治品格层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崇高理想信念和坚定政治信仰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师自己理想信念坚定,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自觉追求,把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作为不懈追求,才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教师必须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扛在肩上,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从道德人格层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应是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群体,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新时代教师要以身作则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榜样精神激励学生,以典范精神鼓舞学生,以做大先生为终身追求,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从核心能力层面提出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教师要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就既要善于把握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与规律,也要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影响与反映,在沟通理解上多下功夫,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新时代教师要努力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观点与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安其学、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从职业素养层面提出要求。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职业素养。勤学笃行就要深稽博考、潜精研思、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投身科学探索事业,为学术发展、科学进步添砖加瓦。求是创新就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破解教学科研中的难题。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求新时代教师扎根教育事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舍我其谁、迎难而上的决心,积累教育教学智慧,乐于勇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新本领。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从职业追求层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就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大先生。这要求新时代教师秉持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红烛品质,涵养直腰做人梯、弯腰做人桥、甘当铺路石子的伯乐精神,厚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情怀,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从格局视野层面提出要求。心系人类前途命运,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广大教师要秉持心系苍生的情怀、开放包容的心态、传道弘业的追求,努力传承中华文明、勇攀学术高峰、增进人类福祉。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思考和研究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培养出有历史厚度、未来眼光、中华气派、广阔视野的时代新人。

三、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新时代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努力在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保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充分发挥管方向、谋大局、抓关键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着力引导教师坚定信念和追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积极开展爱校荣校教育,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大力营造忠诚团结、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教书育人风尚。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科体系改革创新,打造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推动科研管理方式变革,赋予科研项目团队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实现科研资源的高效配置,营造灵活、宽松、便利的科研环境。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举,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完善高端人才制度,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构建起梯度合理、后劲充足、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完善荣誉表彰体系,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更好挖掘和宣传新时代教师队伍中的大师、名师、楷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和社会风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事务决策与管理等方面赋予教师充分的发言权,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让教师以教为荣、社会以师为尊。切实解决教师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业,施展才华、奉献社会,真正成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

(作者:张东刚 林尚立  来源:《人民日报》2023-09-26

发挥行业特色高校教育强国建设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行业特色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作出积极贡献。

一、认识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使命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行业特色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阵,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一环。行业特色高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各自依托的行业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综合来看,行业特色高校首先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同时又具有服务行业的特性,要对接产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深入发展,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行业特色高校,应当主动超前布局,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审视发展形势,找准办学方位,准确把握新使命,以高质量的人才和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中国矿业大学以国家能源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积极回答能源革命、“双碳”战略等时代课题,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作出贡献。

二、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

人才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行业特色高校涉及矿业、地质、石油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诸多行业,其中很多属于艰苦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行业发展面临着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以及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要更好担负起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行业特色高校要立足“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构建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体系,加强学生行业教育,引导学生到基层感受行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自觉增强扎根行业、奉献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紧跟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难题,大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发挥好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水平企业的协同育人效应,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不断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要紧贴行业创新型人才需求,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行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三、建设好学科这个“重中之重”

学科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优势特色学科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特色高校要立足行业、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建设好与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优势学科,不断推动高峰、高原学科提档升级,将学校的特色品牌做大做优做强。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让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根据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新变化,以质量、贡献为导向,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链与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此外,随着行业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发展趋势,积极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形成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集聚效应。

四、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

科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不少行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风险依然存在。长期以来,行业特色高校已经成为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在助力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使命重大。

行业特色高校要依托办学特色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加强与行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的对接,不断凝练特色科研方向,以特色凸显优势,以特色引领创新,以特色驱动发展,努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行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和开拓者。要围绕制约行业发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扎实开展基础性、原创性问题研究,推动实现更多“从01”的原创性突破,切实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国家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的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学科资源、科研力量和高层次人才等优势资源的协同效应,加强对行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科技攻关,积极破解“卡脖子”难题。

五、落实好国际化办学重要战略

国际合作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行业特色高校很多主干优势学科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在全球高校中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国际化办学,是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行业特色高校要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合作,有效利用国际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和力量,吸收借鉴先进办学理念,拓展开放办学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国际交流的层次与水平。要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不断完善留学服务体系,提高生源质量、培养质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此外,要积极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国际交流活跃、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广泛等优势,强化与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合作,瞄准“一带一路”中具有前瞻性、现实性的问题,发挥好先行引领和基础支撑作用。

(作者:刘波、宋学锋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08-29

如何做好学科专业调整和布点?

今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方案》明确,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要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随后,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64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176个,高校申请撤销专业925个。统计数据显示,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布点总数的4.5%。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1074个;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有1503个,占比超过50%。按照2022年专业调整的比例,从2023年到2025年,实现优化调整20%学科专业布点的目标难度并不大,只需将优化调整比例提高到6%以上即可实现。但是,要真正实现学科专业布点的优化,必须坚持特色与质量导向,必须适应学科发展,避免出现新的“一哄而上”和“一下俱下”的运动型现象。

一、要重视优化质量,而不是调整速度

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9.6%。“十四五”时期,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形成与社会需求匹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点,无疑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点,首先必须避免重速度轻质量的现象。所谓重速度轻质量,就是把调整学科专业布点的数量作为优化调整的业绩,这就会导致高校单纯追求调整的比例、速度,而忘记优化调整的初衷,甚至出现不该调整的学科专业也被调整的问题。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高校的办学定位大致分两类。一是实行精英教育的高校,这类高校以能力为导向办学,关注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培养。二是实行职业教育的高校,这类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关注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培养。前一类高校并不需要频繁调整专业,而应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后一类高校则需要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学科专业。

具体看,我国教育部门与高校都把就业率作为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2011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202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把就业情况作为调整专业的依据,这对以开展职业教育为办学定位的职业院校来说是合适的,但对于以开展精英教育、通识教育为办学定位的高校来说则并不合适。过去20年中,有的以精英教育、通识教育为办学定位的高校,就以就业率不佳为由撤销了一些基础学科专业,这严重影响了基础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刺激各学科专业都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如有的高校把大学本科四年级变为“就业年”,基本不开设什么课程,为学生找工作、实习“开绿灯”,毕业设计也沦为鸡肋。这种提升就业率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本科教育质量。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教育部对此的解读是“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这一方面反映出高校的专业结构改革一直在进行,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即有的高校为追求快速扩大学校的规模、体量而举办专业,但这些专业并没有办出高质量和特色,于是在多年后被撤销。

数据显示,近5年共有3030个本科专业被撤销。其中,撤销最多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全国共有100所院校撤销该专业。随后是公共事业管理(97个)、服装与服饰设计(70个)、产品设计(66个)、信息与计算科学(65个)。2022年被撤销最多的专业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27所高校撤销,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分别有23所和22所高校撤销。这些撤销最多的专业恰是多年前增设很多的专业。

据统计,过去20年,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了接近一倍。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学生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542.82万人扩大到2021年的1001.32万人。为扩大招生规模、办学体量,不少高校选择开办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不但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超过社会需求,而且影响了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我国理工科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文科,这导致本科阶段理工科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67.1%下降到2019年的47.8%。而根据教育部每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17-2021年五年间,被撤销数量最多的11个本科专业里,文科类专业占了7个。

新一轮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点不能再延续以前的调整思路。近年来新增较多的专业集中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专业领域,社会舆论在解读时,称这些专业为热门专业。然而,同一时间这么多高校同时大力增设这些专业,是否具有师资、教学设施的支持,是否结合自身条件对教学计划进行过认真的探讨?能保障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吗?随着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加上人才培养质量未得到保障,很可能在多年后出现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热门”迅速转变为“冷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应该聚焦质量,能办出高质量与特色才办,而不能为追求速度、迎合潮流盲目新增专业。

二、要重视优化机制,而不是调整结果

对于学科专业优化布局,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是优化调整结果,如哪些专业新增多,哪些专业被撤销多,并以此来判断专业的冷门与热门,指导学生报考、选择学校与专业。这种“重调整结果”的舆论倾向会误导考生对专业冷热的认识。

我国高校新增专业有两大趋势。一是紧跟社会发展,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设新专业;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趋势看,高校新增这类专业都没有问题,可是,新增专业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吗?高校有条件保障办学质量吗?如果认为符合趋势就可以举办,高校就会盲目举办社会认为的热门专业。

怎么回答这些问题?这就需要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当前,我国高校拥有了比以往更大的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实行专业设置备案制,就是为了扩大学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高校调整专业目录中的专业(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只需按备案程序办理。在拥有专业设置自主权之后,谁来进行专业新增、撤销的决策就至关重要。之所以出现高校一哄而上新增某类专业的现象,是因为高校调整专业的权力掌握在行政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这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行政部门、行政领导为追求办学政绩而调整专业,并不考虑这些专业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是否能办好。20234月,山西晋中信息学院官方发布了一条成立“云端剧本杀学院”的视频,引发了舆论热议。据报道,该学院马院长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剧本杀学院是学校正式的二级学院,但由于老师较少,目前课程只有选修课,后期计划发展成学生的必修课。”客观而言,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剧本杀新业态的人才需求,开设剧本杀学院无可厚非,但在缺乏专业师资情况下就开设学院,能办出高质量是令人担忧的。

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被撤销专业的师生权利,然而,专业撤销绝不能一撤了之,要避免学生的学业、就业与发展受专业撤销的影响,还要避免教师的职业生涯受到专业撤销的影响。虽然高校均承诺,被撤销专业的学生将按原培养计划完成学业,授予文凭与学位,但是,由于专业被撤销,学生担心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对自己的评价,这就需要学校在撤销专业时考虑学生的诉求,不能把撤销的专业与差专业划等号。同样,专业撤销也会影响到专业教师的职业与事业发展,高校要考虑被撤销专业的教师的工作岗位和职责调整。

要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就要优化高校专业调整机制。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比具体的优化调整结构更重要。说到底,学科专业调整属于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应该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新增、撤销专业,需要综合本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严谨的论证。那些被认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热门专业,如果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不能办出高质量,坚决不办;反之,那些被认为是冷门的专业,论证结果是符合办学定位、有条件办出特色的,则不受外部舆论影响,坚持举办。在调整专业时,要充分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才能充分保障师生权利,让优化调整得到师生支持。

三、要重视专业评价,而不是行政评价

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关键在于重视专业评价。在优化学科专业过程中,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部门、学校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要各司其职。

新增与撤销专业牵涉对专业举办质量、专业发展前景的评价。因此,谁来评价专业的优劣,以什么标准评价专业的优劣,就直接影响到优化调整结果。我国高校在调整专业时,曾发生学校行政领导与教授间的意见交锋,行政领导认为要新增或撤销一个专业,而教授反对新增或撤销这一专业。出现不同意见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最终听谁的。世界一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迄今为止没有商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不是学校董事会不想举办这些“热门学院”,而是该校教授委员会反对举办,认为举办这些学院会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也不能保证能把这些学院办成一流学院。

对专业优劣的评价应该坚持专业标准,这就需要发挥专业共同体的作用,制定科学的专业评价标准。评价一个专业在一校、一地以及整个国家中的专业发展水平,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评价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发展。具体而言,对于专业学科的优化调整,政府部门、学校与专业共同体要形成合力。

政府可以制定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战略,但是却不宜直接指挥学校办哪类专业。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对于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点,政府要做好信息服务,给各高校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信息,以便高校做出科学决策。

高校则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现以教育与学术为本的管理与评价。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评价正在推进“破五唯”的改革,改革要取得突破,就必须淡化行政评价,强化专业评价。存在“五唯”评价的根源就是行政主导评价,没有重视专业力量。只有强化专业评价,才能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尊重学科专业的规律,应对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内部与外部挑战。

(作者:熊丙奇  来源:《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06-30

以研究生教育促进创新能力建设的国际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国家当下竞争力、影响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已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要素,教育在促进技术进步与提升效率方面发挥了更为直接的作用,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创新者,创造或发展新生产技术的速度也就越快。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顶层,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可以在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许多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

一、作为创新战略抓手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可以促进高素质人力资本形成与产出,其在创新的源头——知识生产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许多国家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推行服务于创新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或制度。

生产过程中真实的、需要创新解决的复杂问题通常发生在学科交叉处,仅凭单一学科无法应对,具有跨学科能力的人才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中坚力量。相较于其他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是跨学科教育的主要平台。美国研究生教育特别关注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较为典型的是启动于1998年的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IGERT),该项目覆盖所有学科,重点资助STEM领域,其目标为“跨越传统的学科边界,创造富足的合作研究环境,催化研究生教育文化的转变”,项目通过跨学科研讨会和课程开展跨学科教育,通过合作研究提供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科研训练,通过提供企业等非学术环境中的实习弥合研究生学习与工作之间的鸿沟,从而培养具有深厚的跨学科知识、优秀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专业的研究及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由于成效显著,该项目成为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及高等教育机构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参考。201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IGERT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研究训练计划(NRT),聚焦于STEM领域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得益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美国研究生教育成功向各行各业输出了大批创新人才,也保持了其在国家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为回应知识经济诉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让英国博士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英国在科研与创新署(UKRI)下设立了英国博士生培养中心(简称CDT)。CDT专门培训博士研究生,其培养内容主要从能力入手。学术研究能力方面,CDT引入同辈小组学习制,博士生组成同辈小组,以团队形式参与到各个同辈活动中,包括教学课程、学术会议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博士生适应前期的学习,也为后期实用技能的培训创造了基础。博士生前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论文研究,为加强对博士生论文研究的指导力度,CDT为博士生安排了两名来自不同院系或高校的导师共同指导,当研究项目受到工业界伙伴单位资助时,还会有一位工业界导师,这种安排为研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为提供高质量的核心培训,CDT和博士生培训单位组建成了合作网络,在高级培训方面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CDT还构建了学术界内外机构高度合作的训练平台,将结构化的博士生训练与实际问题充分结合,博士生可以与行业更紧密地合作,从而发展与行业相关的研究技能。在职业能力方面,CDT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CDT主张博士生培养应考虑劳动力市场信息,因而十分重视高质量的实用技能的培训,常见的培训模块包括管理、教学、演讲、伦理和法律、沟通、领导力等,通常安排在博士生学习的后期,旨在发展学术界、商业界和工业界需要的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博士生的就业能力和信心。此外,CDT还给博士生提供了和从事不同职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接触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和工作常态,促进学生反思个人职业兴趣和潜能以及与不同职业的匹配度。由于对职业能力的重视以及与非学术行业高效深入的合作,CDT为非学术部门培养了合适的研发人才,有近一半CDT资助的博士生在企业或公共服务部门工作。CDT培育了跨学科、跨部门、跨机构合作的文化,重塑了博士生培养目标,也使得英国博士生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需求。

澳大利亚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有特色的是其自20世纪末期开始运行的合作研究中心(简称CRC)。几十年来,研究生教育一直是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CRC本身没有招生资格,无法授予学位,人才培养职能通过与研究生教育机构合作实现。CRC强调研究生教育应通过科技研究和创新增强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研究生教育机构应与公私营企业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或商业化成果。CRC也重视企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要,强调培养为企业做准备的研究生,通过政产学研的合作培养,塑造研究生在企业就业的积极态度,为企业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CRC在研究生培养上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以大学为主的方式,而是采用双导师制,除学术导师外,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利益相关者作为行业导师,CRC研究生因此能够直接与行业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其研究主题也通常是与业界合作开发的、与现实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CRC研究生能够接触广泛的学科领域,获取在传统的“专业技能”领域以外的发展机会。总的来说,CRC在澳大利亚研究生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CRC支持的研究生群体规模较大,支持力度也比较强。调查显示,CRC的研究生对教育机构本身的评价较高,也更加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研究计划以及跨学科协作项目的需求。

二、研究生教育为创新提供高层次人力资本

研究生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阶段。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一方面可以满足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另一方面也大量进入到企业等重要的创新主体中,保障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本供给,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研究生教育在创新型人力资本供给方面的支撑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充分肯定,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曾发布《研究生教育:美国竞争力与创新力的支柱》《前进之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等报告并指出,人才和知识是美国综合国力与科技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具备战略目标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在大学、国家实验室和企业开展突破性的创新研究。在满足科技研究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美国研究生教育还培养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通过研究生教育获取了跨文化、跨区域、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

法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企业研究人员,约占研究人员总数的60%,在公立科研岗位减少及企业科研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法国中小企业高学历人才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近年来,法国毕业的博士生中,约有12%选择供职于企业,其中大部分选择中小企业,为这些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人才基础。

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也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人才,其研究生教育规模在2011年左右达到顶峰。在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内,日本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保持着与美国相近的约5%以下的较低水平。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对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支持力度下降,其研究生学位获得者,尤其是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这也被外界认为是导致日本科技领域陷入低迷困境的原因之一。

三、研究生教育为知识生产提供重要基础

研究生教育普遍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之上,其教学本身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知识生产实现的,而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也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生产功能。

美国研究生教育重视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为更好地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生产方面的作用,美国在大学设立与企业或政府合作的研究中心,由大学对国家实验室进行具体的管理。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利益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ITRIS”),是各校区不同院系之间的跨学科研究院,主要是响应社会需求,通过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研究,加强大学教职工、研究生和企业研究人员的合作,促进环境和可持续能源、生命与健康、智能基础设施等诸多应用性较强领域的知识生产,为社会最紧迫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以CITRIS社会应用实验室资助的移动应用倡议计划为例,项目组必须以包括至少三名成员的团队形式进行,所有团队成员必须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的研究生或本科生。这种学生团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创新研究,解决来自社会的挑战,同时也为他们以后科研生涯的团队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研究项目大都来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使得新知识生产目标明确,缩短了实验室研究成果向产业界转化的时长。同时,CITRIS还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研发创新效应非常明显。芝加哥大学的费米实验室(Fermi lab)则邀请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研究并提供科学家进行指导。研究生们在费米实验室中与顶尖科学家进行合作,在短时间内即掌握了该研究领域最前沿、最先进的研究技术,快速成长为拥有国际前沿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者。

得益于对“洪堡精神”的坚持,德国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都有重视知识生产的传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研究生教育基本原则即产生于德国。早在1826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Liebig)就在吉森大学创建了化学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中既可以学习现有知识,又可以通过参与实验研究生产新的知识。进入21世纪之后,德国大学逐步建立了研究生院制度,部分研究生院以课题名称命名,比如慕尼黑大学的“性别差异与文学”研究生院、柏林自由大学的“美国及其民主问题:工业及后工业时代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规范与实践”研究生院等等,这些研究生院如同一个课题小组或科研集体,需要定期接受评估,并有可能随着课题的终结而解散。研究生院中的学生没有被指派给某位固定的导师,而是接受整个导师小组的指导,可以接触不同学科的专家或者科研机构,并与之合作完成某项跨学科的课题项目。

四、研究生教育强化产业集群建设

研究生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流动成为知识溢出的中心,进而促进创新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参与研究实践并与业界开展科研合作,研究生教育与社会有了更广泛的联结,高校、企业及政府间的交互,为人力资本与知识的流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加强了公共创新基础设施与产业集群的连接,使得企业等技术创新主体能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度获取研究生教育所产出的各种知识,并将其有效利用到生产中,真正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完善产业集群建设。

英国研究生教育推行“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改革理念,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产业界与研究生教育机构实现了无缝衔接。例如,林肯大学与西门子集团展开深层协作,合办工程学院,并设立面向授课型及研究型工程研究生的“西门子工程项目研究生奖学金”,由公司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促使研究生在步入工作后能快速融入并作出贡献,从而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开发西门子——林肯大学的合作研发项目,由公司提供科研资助,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保护林肯大学知识产权和公司的商业机密的前提下,推动林肯大学工程学院知识技术的商业化,从而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这种新模式帮助林肯大学收获了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声誉,也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地引进符合生产研发需求的人才及技术。

在满足人才需求、推动知识生产的基础上,美国研究生教育为企业家的培养和新产业的形成提供了助力。麻省理工学院的产业联络计划(MIT-ILP)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模式。该计划是MIT成立的、用以衔接科研资源与潜在技术需求方、帮助学校向第三方进行技术转移的机构。该计划主要负责向传统及高科技业界中的世界领先企业发出邀请,其最主要一个功能就是促进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建立和加强校企合作双赢关系。加入该计划的企业可以享受到很多服务,比如,拥有与学校教授及研究生开展私人座谈的机会,随时了解最新的科技发明及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开展研究合作,在学校科研团队的帮助下解决公司的技术问题;与学校相关人员沟通人才需求,加强对研究生的招聘力度;雇用研究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与研究生有更为频繁的交流机会;利用学校提供的短期教育课程,或持续时间更长的管理、工程学科硕士教育课程,帮助公司满足企业员工教育和发展的需要。在该计划的帮助下,作为技术需求方的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教授、研究生进行直接交流,探讨合适的协作方式,高效引进最新技术与专利,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掌握先机;教授、研究生也能更加便利地了解市场、产业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于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即能接触到产业前沿的实际案例,因而也更有可能成长为受市场欢迎的毕业生;同时,由教授、研究生等组成的科研团队也通过上述协作获取了研发资金支持。该计划的实施,使得研究生教育发挥了更为有效的作用,大学及其周边区域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集聚地,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者:李锋亮 王瑜琪  来源:《光明日报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