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前沿2023年第4期
高 教 前 沿
2023年第4期
(总第49期)
南京邮电大学高教所编 2023年12月30日
目 录
高教资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反思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5 -
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排名榜单揭晓- 6 -
高教视点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 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12 -
他山之石
网址:http://gjs.njupt.edu.cn联系电话:025-85866517
2023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
一、教育强国建设
事件回顾: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解读:建设教育强国,要求广大高校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包括变革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制度、内容和方法等,特别是要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积极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围绕教育强国总体目标推进自身的改革发展任务。
二、教育家精神
事件回顾: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鲜明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勉励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解读:在高校培育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一是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者精神内涵,拓展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文化广度和深度;二是要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高校教师的总体要求,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丰盈教育家精神的政治内涵;三是要积极培育以文化生态和制度生态为核心的教育生态环境,为教育家精神的生长提供生态沃土。
三、高等教育数字化
事件回顾:2月13日至14日,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办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重点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化治理,以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评估。
解读: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为中心的系统化变革。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路径,包括:第一,基于学习者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模式变革,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选择与整合,以及教学形态的变革、创新与重构,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学习生态,真正实现“以学寻教”。第二,基于教育者的教育实践提升数字素养,把数字素养纳入教师综合素质发展,整体强化高校教师数字化能力和素质。第三,基于管理者工作有效性提升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数据平台建设与管理需要相适应,数字文化建设与管理素养相适应,提升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能力。
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事件回顾:2月2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改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建设工作,强化升级学科专业建设统筹和管理,优化学科专业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三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解读: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原因在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跟上时代步伐,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盲目跟风,避免专业扩增的短视化、功利化倾向。本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重点在于:设置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学科专业,强化师资水平和专业能力保障。撤销所谓“过时”的专业不宜“一刀切”,还需要充分考虑人才供给和需求,避免盲目撤销专业带来的供需结构性失衡。
五、产教融合
事件回顾:6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旨在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解读:以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核心在于教育教学,关键在于构建产业导向型教育教学生态系统。第一,提升授课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将职业素质养成提升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第二,变革教育教学内容,打破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以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重构知识模块与课程体系。第三,探索与生产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把企业现场实践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通高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六、“兰州倡议”
事件回顾:6月12日,教育部在兰州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大会发布了《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兰州倡议”》,提出以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引领中西部高质量发展。
解读:加快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要转变发展思路,以高等教育区域优势创造发展优势,推动高等教育由输血式被动发展模式转向造血式主动发展模式。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顺应时代趋势,创新发展模式,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东中西部教育、科技、人才等优质要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流通与融合。三是要推动集群化发展,以中西部中心城市为战略支点,聚焦区域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协同共建共享优质教育、科研、人才资源。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
事件回顾:4月20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解读: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协同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以“五育并举”为抓手,开展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结合大学生发展需要和现实问题,分层分类、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三是要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
八、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事件回顾:7月24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共评出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72项,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8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此次评审首次单独设立高等教育(研究生)类别。
解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置的变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鼓励高校变革教育理念,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设置特色课程,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改革,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推进普及化阶段受教育群体多样化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统一。
九、“国优计划”
事件回顾:7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强调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解读:“国优计划”是继“卓越计划”“强师计划”“优师计划”之后,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战略地位的又一重要举措,彰显出高等教育在教师教育上发挥的龙头作用。教师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支撑,强教必先强师,“国优计划”从源头上增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供给,为基础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探索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优秀教师,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原动力。
十、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
事件回顾: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阐明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总体要求、政治方向、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组织保障。
解读:《意见》是党和国家首次专门围绕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研究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全面做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目前,我国已有600余所院校开设法学专业,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与世界一流水平仍存在差距。新时代,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要强化政治站位、突出中国特色、体现时代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提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
(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12-18第5版 版名:高教周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
-反思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技术运用于教育:谁来做主》(《Technology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terms》,以下简称“报告”),反思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报告在分析大量案例和数据的基础上,从厘清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要素、评估技术在促进教育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向度等三个层面论证了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品质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第一个层面是关于厘清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支持而非替代更不是取代。报告首先提出,数字技术的使用及深度融合的确带来了教育与学习的诸多变化,但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支持而非替代更不是取代的关系。教育政策制定者在作出信息技术相关决策时,要从具体国情、学习者现状与需求、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群等层面出发,确保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为所有人同等享有,使其成为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器。
第二个层面是了解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要素:整体环境、师资准备及参与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技能和生命情感的融合体,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每一个组织成员的主观内驱力和精神世界,这就决定了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报告指出,从全球监测数据来看,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受整体环境、教师意愿和准备程度、教育水平和国家收入等多种要素影响。首先,技术发展与融合的整体环境是技术融入教育的助力因素。其次,教师意愿和准备程度是技术能否有效融入教育、产生期待效果的决定因素。再次,参与水平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显性标志。
第三个层面是评估技术在教育中作用应遵循的向度:问题、循证与可持续发展。报告采用问题导向、循证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等三个向度来评估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具体作用。首先,报告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问题链的方式探寻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其次,报告坚持循证理念,在阐释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可持续发展等中的具体作用时坚持关注证据、强调实证。最后,报告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高教育设施和服务的覆盖范围与质量,增强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管理。
(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08-17第3版 版名:环球周刊)
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排名榜单揭晓
10月26日,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学科排名正式揭晓,共有来自108个国家/地区的1904所高校上榜,较去年的1799所有所增加。
11个学科排名前列的大学呈现更高的多样性,尤其是在社会科学、教育学、商业与经济学领域最为显著。东亚国家/地区的高校在关键领域的表现持续增强,尤其是中国大陆的高校表现尤其突出。今年有两所中国高校进入商业与经济学世界前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位列第一的学科最多——共有3个学科。在教育学学科的排名中,五年前,前十名中有九位被美国和英国高校占据,中国香港仅占据一位。今年教育学前十名的高校来自五个国家/地区:中国大陆、加拿大、中国香港、美国和英国。此外,五年前,排名前50名的大学中有62%来自美国和英国,而今年这一比例为52%,今年共有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入榜,而2020年仅有来自12个国家/地区入榜。
在所有的11个学科排名中位居第一的均来自美国和英国的高校,其中英国牛津大学在临床与健康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名列第一,美国的高校在其他9个学科:艺术与人文、商业与经济、教育学、工学、法学、生命科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位列第一。今年,艺术与人文、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仅有英国和美国大学进入前十名。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位列第一的学科最多——共有3个学科。哈佛大学在工学、法学和生命科学位列第一,而斯坦福大学在艺术与人文、心理学位列第一,在社会科学领域并列第一。麻省理工学院在商业与经济学位列第一,在社会科学领域并列第一。
在11个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2所高校3个学科排名世界前10,其中清华大学有2个学科,分别是教育学(世界第7名)和商业与经济学(世界第8名),还有北京大学的商业与经济学(世界第10名)。8所高校37个学科排名世界前50,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样各有10个,上海交通大学5个,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各4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各1个学科。
据了解,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学科排名是基于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的数据所编制的。学科排名表采用相同的18项表现指标,分为5大一级指标:教学、研究质量、研究环境、国际展望与产业。五个新二级指标中的四个包括了关注研究质量的指标和一个专利的指标。学科排名中,方法论针对每个学科都进行了仔细的重新校准,并更改了权重以适应各个学科领域。
(作者:缪晨霞 来源:新京报2023-10-26)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担龙头使命,坚持聚焦重点,深化改革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好龙头作用,首要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聚焦立德树人,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把握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握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改革完善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供给为中心向以需求为中心转变、以投入评价为中心向以产出评价为中心转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聚焦学科专业,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条生命线。当前高校的办学类型层次理当呼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结构、更新专业设置,着力构建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在“四新”专业建设方面,以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为牵引,聚焦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链,坚持需求导向,加强内涵发展,推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聚焦科学研究,始终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能够以“顶天”的基础研究成果,“立地”的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发挥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科技策源主力军作用,以学者、团队、平台、项目和成果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纯科学“顶天”科研能力。二是紧密结合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人才资源、科技创新优势,推进“立地”科研创新,推动应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胡金焱 来源:《光明日报》2023-08-31)
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走向深入
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3)》。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报告梳理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全球各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新特征、新范式和新路径,并发出未来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倡议。本文结合报告内容谈几点理解与思考。
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新特征
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全面推进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师生素养、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核心要素发生深刻变革,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征。
一是学习环境革新升级。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推动高等教育学习环境从网络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不断模糊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界限,引领学习体验从“静态视觉”转向“动态视听”“智能交互”,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逐步成为现实。
二是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区块链、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流通与共享,同时也推动教育资源生产从人力为主逐步转变为人机协同共创模式,实现数字教育资源批量化、定制化和高效化开发,为高校教师开发、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赋能。
三是师生素养全面提升。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师生数字素养成为掌握教与学的关键要素。教师由关注教转向教与学的互动,由关注平面式课程内容转向搭建立体化知识体系,更加重视对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学科知识的获取。
四是教学模式智慧多元。学习分析系统、自适应系统、AI助教等辅助教学技术,促进教与学模式改革创新,推动教学模式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变为“师—机—生”三元结构,实现教学场景理解、教育资源适配、教学过程调节等目标,助力教师差异化地“教”和学生个性化地“学”。
五是教育评价多元科学。数字技术赋能全学段全过程评价,借助师生数字画像和可视化技术,将教育评价范围拓展至“一切的教育和教育的一切”,促使评价方法从“始于假设”的小数据评价走向“数据驱动”的大数据评价,有力支撑开展更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提供更个性精准的支持服务。
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新范式
面对数字化浪潮,世界各国基于各自面临的特定历史背景、现实需求,以及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报告围绕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数字化重塑的高等教育新范式。
一是更加个性精准的育人方式。强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情境化、协同化育人。形成强交互、沉浸式的虚拟教学,数据驱动、智能支持的精准教学,无边界、混合化的弹性学习和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以育人方式变革促进人技融合,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协作沟通能力、数字素养等,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大批创新人才。
二是更加开放共享的办学模式。强调改革相对独立的办学模式,实现互联互通的开放化、多元化、融通化办学。构建跨国合作办学与跨校学分互认、基于网络平台的资源融通办学、基于智能平台的产教融合办学和元宇宙支持的无校区开放办学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人机协同、人机互助的办学模式,促进教学过程、技术应用、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形成智能化、协同化、一体化的办学格局。
三是更加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强调数字化理念引领下的顶层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数据驱动的扁平化、精准化、灵活化管理。打造基于智慧校园的数字化治理、基于数据大脑的业务流程再造、全过程智能在线教育管理和基于区块链的协同与信任管理。基于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综合分析教育管理数据、公共管理数据,在决策制定、结果分析、风险评估、政策优化等方面为管理者提供帮助,实现更加精准、更加科学的过程管理。
四是更加规范可靠的保障机制。强调打破单一技术布局和技术变化造成的技术壁垒,实现坚实可靠的综合化、智能化、便捷化保障。强化数智融合的智慧校园一体化保障、人本取向的教育服务伴随式保障、“校—企—政”联动的教育安全保障和跨界互通系统规范的教育质量保障。进一步拓宽教育服务的保障渠道,推动支撑保障机制从封闭、孤立走向开放、合作,确保高等教育安全、健康、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新路径
面对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迭代演进,高等教育须以数字化为引擎,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由外延式发展转向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加速数字教育、数字科技、数字人文、数字伦理建设,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等教育新生态。
一是创设数智融合的教育数字化基础环境。加快数字化设施系统升级、服务升级和功能升级,推动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各国数字教育公共服务门户,推动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制定和推广更加统一的教育数字化技术标准和更新机制、数据标准和交换格式、安全协议和隐私保护标准。
二是构建灵活开放的数字化学习成果互认机制。探索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数字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建立国际学分转换准则和学习成果认证流程,实现学分银行、微证书、数字认证、电子文凭等互认互通,推动建立可靠、透明的数字化学习过程和成果互认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字化学习过程与成果可追溯。
三是培育数字素养持续提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国际教师协作网络,增加教师数字社会交往、数字技能提升、数字伦理修养等交流新途径。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常态化组织开展数字技能培训,促进教师互学互鉴,培养教师跨学科和跨文化教学能力,以适应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包容性。
四是制定教育数字化技术伦理安全规范。加强安全监管方面的国际合作,建立风险隐患监测、评估及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强化数据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反算法歧视等相关法规建设,制定数字教育技术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建立技术伦理和安全规范,强化师生数字伦理和安全教育培训。
五是完善数据赋能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加速推进信息系统与数据平台深度整合和一体化建设,推动教育决策和治理向以数据为核心的模式转变,完善数据驱动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鼓励探索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学习新形态,强化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学科交叉,更新研究范式,探索数智时代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
六是共建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网络与合作平台。建立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与合作联盟,协同推进数字教育规划、标准、监测评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管理、数字伦理风险防范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持续推动优质资源在全球范围共建共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高等教育的强大力量。
教育数字化既是世界各国应对科技和教育双重变革的优选路径,也是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更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时代变革的先行者,加速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面向未来,我们要适应和把握数字变革历史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秉持“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理念,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走向深入;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要求,构筑开放、创新、协调、安全、可持续的高等教育体系,打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加美好的高等教育。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融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将数字化带给高等教育的无限可能变为美好现实,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作出全局性、先导性贡献。
(作者:杨宗凯 来源:《光明日报》2023-12-26)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 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集中体现了我党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过程中所秉持的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条原则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被纳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功能齐备,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体,高校尤其要运用系统观念,站在国家战略全局高度,促进三者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系统观念谋划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以系统观念指导和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重视高校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更要充分考虑高校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推动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等有效链接、有机融合。
要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为高校系统不可或缺、相互联系的要素。在“教育”维度,高校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主责主业;在“科技”维度,大学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策源作用,履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在“人才”维度,大学要重视人才战略的基础性、引领性地位,以高水平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此外,教育、科技、人才绝不是相互孤立的,而应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比如引凤筑巢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以立德树人为科创主战场输入人才,以高水平科技反哺人才培养等等。
高校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系统中。高校综合改革要有机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特别是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自主培养”等要求落实到创新发展各环节,做到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此外,高校还要特别关注系统的“涌现”现象,敏锐预测演化的总体方向和趋势,善于抢抓机遇,于变局之中把握必然规律、寻求不变之道,“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进行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
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涌动的背景下,大学和社会之间时常出现“知识倒挂”现象,即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等往往首先从社会诞生,而大学反而要“跟跑”“追跑”。工程教育对这点感受尤其明显:学生反映大学课堂教授的知识陈旧、落后,用人单位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产业需求。高校要重新审视自身目标和定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融互促,“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便是促进复杂系统加速演进、涌现新现象的有效路径。
要创新合作模式,建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强关系”。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不是“拉郎配”,也不是点对点、一次性合作,而是要通过建立“零距离、冒热气、不松劲”的长效化、可持续合作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型”融合局面。大学需要提供一种接近生产状态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开展科技创新,还要将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到企业,随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大学还要坚持需求导向,解决产业“痛点”,主动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
要建设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创新体。大学要成为引领区域、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需要依托一种集多方创新要素于一体的创新体,面向国家战略和重要产业导入一流创新项目,集聚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力量,推动工程、需求、技术、产业、资金协同,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同时,创新体还要成为人才培养的特区,以源于产业需求的真项目、真课题培养创新人才。
以人才队伍建设激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人才是教育、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而教育、科技则是人才施展才能、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和成就事业的支撑平台。高校要系统谋划人才队伍建设,选人、用人、育人既要讲战略,又要讲策略,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落地举措。
要转变引人用人工作思路。在人才引进中,从“等人、招人”向“请人、找人”转变,从“个人引进”向“团队引进”转变。在选人用人中,从“为我所有”向“为我所用”转变,探索多单位所有、所用和合用相结合的教育、科技和产业领域两栖或多栖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要建立教育和科技相融合、内外资源协同运用的人才全过程培养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遴选和培养骨干教师,汇聚多方资源和力量给予实验设备、团队建设、启动资金、访学交流、见习实践等支持。
要以“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师德、能力、贡献为导向,为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发展通道和进步空间,造就人才成长、成才、乐业的良好环境。
(作者:丁晓东 来源:《光明日报》2024-01-16)
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教必先强师。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也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时代越是向前、国家越是发展,越需要一大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好教师。广大教师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从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增强本领。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教师成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广大教师要坚持不懈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身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广大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启迪智慧,又要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灵魂和健全人格。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差异化评价、针对性施教。广大教师要不断提升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于点滴处入心、于细微处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息息相关。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习需求越来越多样。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满意教育的期盼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师要保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牢记“学不可以已”的古训,勤于学习、笃行不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持续加强知识储备,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广大教师要具备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用纯粹无私的爱守护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要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重要要求,也是对担负立德树人重要职责的广大教师的重要要求。广大教师要永葆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涵养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怀,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并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
(作者:李秀铎 来源:《人民日报》2023-11-23 09版)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特点与启示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因此,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而吸收借鉴世界主要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经验,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强国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教育强国,其高等教育在短短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其独特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强国模式具有超越美国特色的普遍借鉴意义。
美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特点
美国教育强国建设与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存在本质关联,在其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自治、服务社会和国家引导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以此形成了多元、实用、开放、创新的教育自治特征。
第一,美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特征是多元自治。美国宪法并未将教育交给联邦政府统一管理,而是保留给各州和各州人民。因此,美国没有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制度设计和教学体系。美国联邦政府虽然有教育部,但却不是统管全国教育事业的政府机构,只负责按照教育立法分配经费、搜集全国教育数据。各州政府尽管设有高等教育委员会,但也只是协调机构。因此,各州人民(具体而言是各州大学行政人员、教授团体及相关校外人士)才是美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真正主体。教育自治体现为“高校董事会-校长-行政人员”构成大学行政管理系统,高校教授组成学术评议委员会,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相平衡,共同支撑大学自治体系。这种非单一制、非统一化、非国家意志主导的教育发展模式,发端于美国根深蒂固的地方自治传统和强大的公民社会,是美国民主特色在教育中的体现。教育自治培育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促进了教育的繁荣。尽管如此,美国大学教育理念与美国国家追求的自由民主理念深度契合,各大知名大学为美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总统、议员、州长、法官等政治家。大学自发成为美国强国战略得以施展的基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建国时奠基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有美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美国人不言自明的政治文化血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美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美国民族气质和政治文化的核心特征是实用主义,这种精神得到了19-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威廉·詹姆斯和约翰·杜威等人明确的理论表达,尤其是杜威将实用主义用于教育,强调教育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甚至服务于民主社会的需求。实际上,在杜威等人表达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之前,美国的教育实践就体现着浓厚的实用主义特征。赠地学院的兴起就是服务于社会对农工科技人才的需要,而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都将服务社会需要作为办学理念之一。大学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服务社会、改进社会的桥头堡。
第三,美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直接动力是国家引导。美国联邦政府尽管最初并未积极介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演变,联邦政府通过赠地法案和财政支持,推动各州和民间办学热潮;通过颁布《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使大学承担起降低失业率、安顿战后数百万年轻退伍军人学习和就业等国计民生战略重担;通过《国防教育法案》,有意识地引导大学发展与国防军事相关的科学,使教育教学符合国家对外战略需要。
总之,美国教育强国建设形成了“大学-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大学与社会深度融合,社会不仅是大学的服务对象,也是大学获取经费支持的不竭源泉,是大学管理有效运转的基础。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教育立法和经费支持,引导和激励大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部署,促进符合国家对外战略需求的相关学科繁荣发展。
推进新时代中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经验启示
美国教育强国建设虽然具有美国特色和美国经验,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正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时代、新征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教育强国建设有益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中国教育强国新方案、新路径、新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的教育强国经验对于中国构建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如下重要启示:
第一,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略部署,提高管理效能。建设教育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因此,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方向,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前提下,积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在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统一部署下,充分调动大学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现代化,使大学成为真正服务于国家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柱,使教育成为人民幸福之本、国家富强之基、民族复兴之源。
第二,要立足中国国情,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育体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次作为单独部分来论述,体现了新时期教育强国在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要在党的二十大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强国指示精神的引领下,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建设高质量的教育。
第三,要加强战略布局,根据战略需求,促进学科融合。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我国教育强国指数位列全球第23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更加宽广坚实。面对当前世界科技竞争差距,中国需要优化战略布局,要在高精尖技术行业突破创新,要加大在自然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投入。同时,中国仍面临对外传播瓶颈,存在话语权被垄断的困局,因此需要有更多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为国家提供观念和话语创新,提高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真正使教育服务于国家对外传播战略需求。因此,需要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投入上取得相对平衡,不断促进新工科、新文科的发展,真正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激发我国教育创造力、吸引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教育体系。
第四,要坚持教育交流,吸收国际经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教育改革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通过丰富和扩大中外教育交流,促进西方先进教育人才、理念、模式“引进来”,推动中国教育人才、理念、模式“走出去”,实现中外教育国内国际“双循环”。教育交流成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打造“留学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机制。在国内国际教育交流中融合创新,使中国成为21世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第五,加快教育创新,夯实强国根基,展示大国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变局的历史浪潮之下,正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伟大事业,需要中华民族凝聚创新精神。教育强国是党和国家为中华民族擘画的壮丽画卷的一部分,唯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真正续写华丽篇章。中国将以教育强国缔造人民幸福的根本,夯实国家富强的教育根基。未来中国,不仅是教育强国,更是创新强国。
(作者:王栋 马涛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11期)2023-11-06)